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落实全会部署 强化政治监督 保障“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高效推进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点亮万家安心灯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聚焦期盼解决痛点,浙江推动整治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点亮万家安心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杜娟 通讯员 黄静雯

 

  图为浙江省云和县纪检监察干部联合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对安置小区“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走访。刘倩 摄

 

  图为在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下沙田小区,国网临海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房临时用电“转正”前的最后验收。朱露 摄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枫溪村炉峰小区渐次亮起温暖的黄色灯光。得益于“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专项整治,这个曾经晚上只能使用临时电的小村庄告别了用电难题,村民们用上了放心电和便宜电。

  群众利益无小事。浙江省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按照“党委和政府主导、纪委监委主推、供电部门主战”的联动体系,坚持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同向发力,通过一线走访摸清问题根源、破立并举实施专项整治、健全完善一揽子制度机制,确保群众用上电、用好电,切实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一户不漏、一村不落,全面摸清“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底数

  临时用电,也被称为“临时基建用电”,是在建设施工期间使用的电力形式。临时用电一般是在施工建设阶段申请的,只能满足施工建设,不能满足居民入住后的正常生活。临时用电用户一般以0.75元/度的工商业电价支付费用,明显高于一般正常居民用电均价。然而,此前在移民拆迁安置、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临时用电不得已成为居民日常用电的情况,在浙江省部分农村地区并非个案。

  “动不动就跳闸,虽然装了电梯可根本不敢用。室外拉得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因为超荷载常常容易起火,让人天天担惊受怕……”像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东莲塘村,旧村改造联排住宅早在2020年就建设完成,但临时用电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村村民,乱拉的飞线不但影响村容,其中的安全隐患也让人十分忧心。

  天台县始丰街道泉亭小区也存在同样问题。该小区共计393套安置房,已于2023年3月完成竣工验收及备案,但由于相关部门在小区安装汽车充电桩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无法正常送电,到2023年底仍未通电,前期入住的住户只能使用小区的临时用电。

  电价高、负荷小、安全隐患大,群众对临时用电问题反映强烈。浙江省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关切,将农村拆迁安置过程中的“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纳入专项整治范围,确保一户不漏、一村不落。在省纪委监委的全力推动下,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供电部门相互联动、上下贯通,针对“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经排查,全省共有8个地市的293个村(社区)存在相关问题。

  以金华市为例,该市发现问题最早,见效也最早。在整治工作启动的第一时间,金华市委、市政府就作出工作部署,明确属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责任。市纪委监委迅速跟进监督,建立“协调会+提示单”联合督导等推进机制,有力推动县(市、区)党委、政府和供电部门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全面梳理问题村(社区)143个,为进一步整改打下坚实基础。

  临海市纪委监委坚持线上线下双线排摸,在线上,借助监督一点通、12345政务服务平台,对群众反映的“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进行起底梳理;在线下,用好“清风板凳会”等载体,对问题线索进行补充收集,并整理形成详细的群众“用电需求清单”。

  龙泉市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市供电公司和属地乡镇(街道)开展两轮实地走访排摸,共排查出15个小区存在临时用电未“转正”问题,涉及2个街道、1个乡镇,共211栋楼、6878户。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龙泉市政府办召集相关乡镇(街道)、市供电公司多次召开专题分析会,逐项分析“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的具体原因,逐一研判解决办法。

  沟通工程造价、指导做好图纸设计、为配电房选址……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根据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义乌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东莲塘村改造工作高效开展,最终赶在2024年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完成“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的整改,让村民安心度夏,用上了放心电、便宜电。

  深挖病灶、同题共答,合力破解难题

  “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成因复杂,有的因电力规划设计上考虑不充分、未跟上城镇建设发展需求;有的因建设资金保障不到位、电力工程推进缓慢,影响了临时用电“转正”进度……

  “群众的所愁所盼涉及方方面面,有的看似事情小,实则牵涉范围广;有的问题在当下,但症结在过去;还有的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上面,单靠一方力量很难解决。”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瞄准这个痛点,针对“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开展的专项整治从一开始就紧盯责任落实,构建起了“党委和政府主导、纪委监委主推、供电部门主战”的联动体系,压实责任、靶向治理,合力破解顽瘴痼疾。

  聚焦“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浙江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现场调度具体事项,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省电力公司印发工作意见和治理工作方案,指导各级电力公司按照资金、设计、招标、施工、通电5个阶段,挂图作战、挂牌督办,进一步压责任、提质效。相关市县纪委监委靠前监督,梳理共性问题清单,推动解决责任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等问题。

  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各村(社区)遇到的症结堵点,制定个性化整治方案,避免一刀切、盲目推进。在工作机制上,定期会商、形成专报,对进展缓慢的负责人及时约谈提醒,推动责任落实。

  “因为开发商的原因,我们小区产权证明一直没办下来,本以为正式用电离我们遥遥无期。如今,多年的临时用电终于‘转正’了。”嘉兴市秀洲区承天世纪花园小区居民杨先生高兴地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由于之前开发商资金、权属等原因,承天世纪花园小区一直采用临时变压器供电。秀洲区纪委监委调研了解情况后,督促供电公司制定了“容缺受理”的整改方案,目前该小区已配备正式用电电器设备,完成整改。

  除了产权归属,资金不足也是“临时用电转正难”的村(社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们县有个安置小区因建设方资金紧张,没办法落实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资金,导致临时用电‘转正’拖了多年。”庆元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此,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局、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组织多方会商,通过政府补助一点、供电公司减免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方式,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让居民用上了放心电。

  同样的问题对于山区县磐安县来说更为凸显。磐安县财政资金力量较为薄弱,为了在保障居民用电的同时兼顾经济实惠,该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合理变更供电结构和配电设施布局等方式减少资金成本,部分经济薄弱村(社区)资金不足部分则由政府兜底保障,确保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面对临时用电‘转正’难题,我们坚持哪里有堵点就解决哪里,靠一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合力解决。”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联合攻坚下,“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得到有力纠治。截至目前,全省存在该问题的293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整改,惠及群众4.3万户,预计年降低群众用电成本5500万元以上。

  纵深发力、跟踪问效,系统施治惠民生

  “遗存问题已经解决,那如何保证新的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呢?”2024年年底,作为浙江省监委特约监察员代表的赵伟雯带着这个疑问赴义乌市走访调研“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我们推动制定加强农村有机更新电力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电力基础设施与旧村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全面落实资金保障,从源头上杜绝问题发生。”义乌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为回应群众期盼,浙江省纪委监委将“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针对“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背后的管理漏洞,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防止问题复发,实现标本兼治。在省级层面,该省出台《浙江省居民小区供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开发商、供电企业、政府部门等各方责任,规范了供电设施建设流程。在地市层面,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供电设施建设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丽水市纪委监委持续做好“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联合供电部门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跟进开展监督检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督促供电部门加强与在建小区所在乡镇(街道)、施工单位的沟通联系,提早谋划群众用电事宜、提早制定供电方案、提早建设用电设施,推动实现常治长效。海宁市纪委监委结合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区主体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实现长效整治与源头治理相结合。

  解决问题的同时,浙江省各地供电部门主动延伸服务,为村集体优化设计方案,帮助用户降低投资成本和缩短建设周期。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为存在“临时用电转正难”问题的佛堂镇堂楼下村优化供电设施配置,并推行“一户两表”电价优惠政策,让村民省心又省钱。

  “义乌农村旧村改造后普遍存在一楼办厂开店、二楼以上居住等复杂情况,为了让居民用电更实惠,我们在配电房建好后,就帮村里完成‘一户两表’改造。”据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户两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般商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电价分表计费,让群众享受到更优惠的电价。

  “我家是村里第一批申请‘一户两表’改造的,我看了一下电费账单,一年能省出不少钱呢。”堂楼下村村民骆大伯说道。

  “我们始终把群众评判结果作为检验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将已有成果巩固发展好,有用管用的经验深化运用好。”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和完善积累的经验做法,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求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